“内卷”之下,家长和学生如何找到破局之路?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EdwithU为友 Author EdwithU为友
教育人节是为友教育社区发起的教育人自己的节日,希望这个特殊的节日,帮助教育行业孜孜以求的小伙伴找到同频共振者、有志教育人,体察自己的价值,共同见证我们为教育所做的一切!
……
这一边,是受困的学生。
……
另一边,是受困的家长。
困 局
“内卷”、“焦虑”、“同辈压力”……越来越多负面的词被用在了年轻的学习者身上。他们争夺着每一件小事上的成功,似乎只有成绩、荣誉、录取通知书可以评估他们的人生。不经意间,这些定义“优秀”的“准则”好似形成了一条条框架,把他们困住了。
——他们,包括这些孩子,也包括孩子的家长。
当每一个家庭都开始追求学习成绩和竞赛奖状时,他们是不是已经忽视了孩子曾经最喜欢做的手工、遗忘了孩子对丛林深处的好奇、拒绝了孩子去海边的愿望?在他们一味剥夺孩子探索兴趣的权利时,他们是不是又开始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了?
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出现在公众视野里,也上演在普通人的生活里:学生厌学、抑郁、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,家长为孩子的学习焦虑,花大量的金钱也无法找回孩子已丧失的热情。是他们的错吗?
不是,他们只是陷入了困局。
困住学生和家长的壁垒到底是什么?在哪里?又该如何打破?
我还没有找到答案,但他们,已经接近答案了。
破 局
钱志龙,他头衔和演讲都太多了。
如果挑重点说,他曾在中美两国都当过大学老师和国际学校校长、校董、年检官,创新学校顾问,农工子弟职业学校督学。他以独立学者的身份拜访了十几个国家的300多所学校和创新机构,出版了9本书,在国内外各大教育论坛上做了几百场演讲。
2020年,他发起UNSCHOOL项目,一个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终身共学社区,希望通过推动教育创新、改良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。
“终身共学”“教育创新”“教育生态”,在中美两国学校都分别做过校长和一线教师后,他认为这些才是教育革新的核心所在吗?是,也不是。如果觉得这些词太高大上,他会告诉你另一个词——家庭教育。
在家庭里,教育孩子的过程不是消耗、焦虑、困扰,而是内省、启迪、成长。在钱博士看来,于家长而言,“改变自己,照见自己,肯定自己,赋能自己”的意义在家庭教育中不容小觑。家庭教育的价值不是通过家庭去培养孩子,而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实现成长。这样的成长,会发生在家里、学校里,更会发生在生活里、世界里。
所以,推倒学校的“围墙”,生活中怎样的学习场景能让学习者幡然醒悟?
全民的教育焦虑,为何最终锁定家长,而非校长、老师、教育创业者?
我想,他有答案。
吴霞(壳姐),一个致力于帮助“困境学生”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她本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,后转学至并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本科商学院。MBA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。作为“爱上数学”项目的发起人,吴霞成功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自信。
2019年,她在北京成立了一出学社,一所面向未来的学习社区。从一出毕业的学生都能够践行“学社三原则”:开诚布公、成长型心态、为自己负责。
这样的学生,一定是优中选优吧?其实不然。一出学社相信人人都是无限潜力股,包括但不限于一上课就犯困、看到作业就怀疑人生、想成为未来知名黑客的学生。壳姐相信,无论学生们之前是否遇到困境、是否喜欢学习,他们都能够在一出成长为能够终身学习、创造价值的人。
学习效果不好不是通过刷题和补课就能改善的,而是需要找到解锁自己潜力的那把钥匙,打破困局,用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成长。而事实证明,一出的学生也成长为了自己更喜欢的样子。
所以,是什么样的“钥匙”能让“困难学生”成为无限潜力股?
究竟怎样才能听到孩子的求助信号,帮助他们爱上学习?
我想,她有答案。
定 局
钱志龙和吴霞,一个专注于受困家长,一个致力帮助受困学生,将就此破局之路展开讨论与分享。
商科MBA背景为何投身教育,关注“困难学生”?
如何理解家长端教育焦虑,以及当下家庭教育中的核心问题?
UNSCHOOL和一出的教育创新意义与价值会是什么?
商业运作与教育理念的可见冲突是怎么预期与平衡的?
北京时间6月11日20:00,我们直播间见!
推荐阅读
一次没有预谋的罢工(上)做真实而自洽的教育创变者“当我们回过神来”